审计条例

  □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根据政府颁发的有关内部审计管理条例,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司审计部门,依据政府法规、政策、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规章制度及有关文件规定,对公司本部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物资、设备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以严明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杜绝各种违纪违法现象。

  □审计机构及审计工作人员

  第三条公司董事局下设审计室,具体负责公司的各项审计工作,审计室直属董事长领导,审计室主任由董事长直接任免,对董事长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条审计人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熟悉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审计业务。

  第五条审计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一)依法审计;

  (二)廉洁奉公;

  (三)忠于职守;

  (四)坚持原则;

  (五)客观公正;

  (六)保守秘密。

  第六条审计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违者将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审计室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受聘人员在工作期间与公司正式审计人员享有同等职权。

  □审计室的主要职责

  第八条审计室对下列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一)总公司本部,包括财务部、资金部、贸易部和金融证券室。

  (二)公司所属的全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包括在境外和内地省份所设立的企业。

  第九条审计室对各单位的以下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国家有关政策、财经法规的贯彻、遵守情况;

  (二)董事会决议及公司经营方针、目标、计划落实及执行情况;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四)公司财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安全完整程度;

  (五)公司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违反财经法纪,侵占公司资财,损害公司利益以及重大损失浪费行为;

  (七)单位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的有关审计事项;

  (八)经理(厂长)离任的经济责任等有关审计事项;

  (九)公司制度建设、经营管理情况;

  (十)公司本部及各所属企业经济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十一)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有关经营方案、资金调配方案、经济合同、协议等重要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

  (十二)董事长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审计室的主要职权

  第十条审计室在审计过程中可行使下列监督检查权:

  (一)有权让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财务计划、预算、决算、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二)有权参加本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议;

  (三)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帐目、资产、查阅有前文件资料等,被审计单位必须如实提供,不得拒绝、隐匿。

  (四)有权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索取证明材料,并对有关文件、材料、实物等进行复印、复制、现场拍照等,有关单位、部门和个必须积极配合,不得设置障碍。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财经法规行为,提请公司领导或有关部门作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六)对拒绝、阻挠和破坏审计工作的被审计单位,可以采取封存有关帐册、资产等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第十一条有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以及纠正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意见。对违反财经法纪和公司董事会有关决议的单位和个人,对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可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的,可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二条审计室签发的审计报告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必须按要求认真执行。

  □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三条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室应根据董事会的要求和公司具体情况,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年度审计的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经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确定审计对象和制订计划。审计室根据批准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审计对象,并指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收支等情况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审计计划,确定具体的审计时间、范围和审计方式,项目审计计划经审计室主任批准后实施。

  第十五条发出审计通知书,审计室根据批准的项目审计计划,成立审计组并在项目审计开始7天前,将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要求等事项通知被审计单位。

  第十六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工作具体要求,认真编写审计工作底稿,获取有价值的审计证据。

  第十七条提出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审计组在审计结束后,应进行综合分析,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后,写出审计报告,其内容包括审计范围、内容和发现的问题、评价和结论、处理意见和建议。审计报告必须附有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第十八条复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结论如有异议,应在10天内向董事长提出复审申请,董事长接到复审小组复审申请后7日内作出复审决定,并指定复审小组的人员构成。复审小组应在30日内进行复审,在复审中如发现隐瞒或漏审、错审等情况,应重新作出审计结论。复审期间原审计结论和决定照常执行。复审小组的复审结论和决定为终审结论和决定,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

  第十九条建立审计档案。审计室办理的每一审计事项都必须按规定要求建立审计档案,以备查考,非经批准不得销毁。

展开全部

调解无效后怎么办理离婚
如果调解无效,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庭审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裁决。如果原告提交的证据足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比如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有赌博或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情况,法院一般会判决离婚‌。

婚姻法

2025-05-06
离婚调解需要多长时间
在离婚过程中,调解作为必经程序,其所需时间往往让当事人感到困惑。从十几天快速达成协议,到数月反复协商,调解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情况下,法院调解离婚的周期约为‌30天‌。若双方争议较小且能快速达成协议,可能仅需数小时至数日即可出具调解书。

婚姻法

2025-05-06
法院调解离婚有什么好处
法院调解离婚有什么好处?法院调解离婚的核心优势在于高效性、成本低、维护双方关系及具有强制执行力。‌ 这种程序结合了协议离婚的灵活性和诉讼离婚的效力保障,尤其适合双方对离婚条件存在分歧但愿意协商的情况。‌

婚姻法

2025-05-06
离婚诉讼一定要调解吗
在离婚诉讼的流程中,调解是许多人既熟悉又疑惑的环节。有人觉得这是缓解矛盾的好机会,也有人担心会耽误时间。那么,离婚诉讼是不是一定要经过调解?调解背后又有哪些考量?下面就结合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为你详细解读。

婚姻法

2025-05-06
离婚诉讼开庭后多久判
离婚诉讼开庭后判决的时间因案件复杂程度和法院工作安排而异‌。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通常在三个月内审结‌,而‌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大多在六个月内审结‌。如果案件较为复杂,审理时间可能会延长,具体时间取决于法院对案件的梳理和审理进度‌。

婚姻法

2025-05-06
诉讼离婚一般耗时多长
决定通过诉讼离婚的人,往往都迫切希望尽快结束这段关系。但诉讼离婚到底要花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从立案到拿到判决,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两年。下面就为你梳理诉讼离婚的耗时规律,以及影响时长的关键因素。

婚姻法

2025-04-28
诉讼离婚需要哪些证据
在诉讼离婚过程中,证据是决定案件走向的关键因素。法院判决离婚的核心,在于确认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或是否存在法定离婚情形。同时,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归属等问题,也都需要依靠证据支撑。那么,诉讼离婚究竟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婚姻法

2025-04-28
法院缺席判决离婚条件
在离婚诉讼中,有时会出现被告故意躲避,拒绝出庭的情况。这让很多人疑惑:这种情况下法院会如何处理?是否能判决离婚?其实,法院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可以进行缺席判决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法院缺席判决离婚的条件、法律后果以及应对方法。

婚姻法

2025-04-28
对方不到庭能判离婚吗
在离婚诉讼中,有时会出现一方故意躲避,拒绝出庭的情况。这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对方不到庭,法院还能判决离婚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法院判决离婚并非只看对方是否到庭,关键还在于能否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其中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法。

婚姻法

2025-04-28
哪些情况适合通过调解离婚
离婚本就是一段艰难的旅程,选择合适的离婚方式,能让过程更平和、高效。在众多离婚方式中,调解离婚凭借其灵活、温和的特点,成为不少夫妻的选择。那么,究竟哪些情况适合通过调解离婚?它又有哪些优势和注意事项?

婚姻法

2025-04-28
1
免费下载
微信扫码关注领取下载码
输入下载码可免费下载
2
付费下载
付费30天内本文档不限量下载
特价:¥1.9 原价:9.9
微信支付
付费后若不能下载,请刷新页面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