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报告是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以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公文。

  报告属上行公文,应用相当广泛。它可以用于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本部门,本单位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批示的情况,反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上级机关制定方针、政策或者作出决策、发指示提供依据;也可以用来向上级机关陈述意见,提出建议,如针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带有普遍意义或倾向性的问题,提示解决的途径,为上级机关当好参谋;还可以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上级机关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有效地指导工作。

  但是,在日常公务活动中,一些行政机关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基层单位,往往把“报告”与“请示”相混淆。2000年8月20日,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和公文处理办法》,明确地将“请示”和报告作为两类两种公文。

  “报告”和“请示”是为数不多的上行文文种,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呈报的公文。它们的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请示是呈批性公文。

  2、行文目的不同。“报告”的目的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回答上级机关询问,以便上级机关了解本单位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而“请示”的目的,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请求某一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或予以批准。

  3、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在工作结束后或工作正在进行中行文。而请示则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得先斩后奏。

  4、主送机关不同。报告的宗旨在于为上级机关提供信息,不是为了让其批复,因而允许多头主送。而请示是为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的,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允许多头请示。

  5、事项的多少不同。报告的事项可以是一件,如专题报告,也可以是多件,如综合报告。而请示的内容必须遵循“一文一事”的原则。

  6、答复的形式不同。报告不要求上级机关回复。而请示则要求上级机关及时批复回文,给予明确答复。

  报告的特点:

  (一)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旨在为上级机关提供情况,不需要受单位批复,属单向德文。

  (二)表达的陈述性。报告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具体地陈述本部门、本单位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某一阶段做了哪些工作,怎样开展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什么问题,表达手法是叙述和说明。

  报告的分类:

  根据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种;根据时间期限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两种;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告、答复报告和递送报告等。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专业部门使用的报告文书,例如“调查报告”、“审计报告”、“咨询报告”、“立案报告”、“评估报告”等,虽然标题也有“报告二字,但其概念、性质和写作要求与行政公文中的报告不同,不属于行政公文范畴,不应与之混淆。

  按内容划分的几种报告:

  (一)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或重要会议汇报工作情况的报告。它主要用以总结工作,反映某一阶段、某个方面贯彻落实政策、法令、批示的情况。如国务院总理朱鎔基2001年3月5日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省××会议上所作的《计划生育工作报告》。

  (二)情况报告。是指用于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和新动态等的报告。这种报告便于上级和机关根据下级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工作。

  (三)建议报告。是指根据工作中的情况动向和存在问题向上级机关提出具体建议、办法、方案的报告。

  (四)答复报告。是针对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提出询问或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后所作的陈述情况或者回答问题的报告。

  (五)递送报告。是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呈报其他文件、物件的说明性公文。

  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报告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内容。

  报告的标题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如《××部关于××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另一咱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等。

  报告的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顶格写于文首、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报告的缘由,概括说明报告的目的、意义或根据,然后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语转入下文。

  2、主体。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来说明报告事项。它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作情况及问题;二是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

  在不同类型的报告中,正文中报告事项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工作报告在总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大多都采用序号、小标题区分层次。建议报告的重点应放在建议的内容上,也可以采用标序列述的方法。答复报告则根据真实、全面的情况,按照上级机关的询问和要求回答问题,陈述理由。递送报告,只需要写清楚报送的材料(文件、物件)的名称、数量即可。

  3、结语。根据报告种类的不同一般都有不同的程式化用语,应另起段来写。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的结束语常用“特此报告”;建议报告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答复报告多用“专此报告”;递送报告则用“请审阅”“请收阅”等。

  (三)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关于署名,如果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名称,这里不再署名。而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右下方署上机关单位或主要负责人姓名。之后,于其下写明年、月、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主要负责人印章。

  撰写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使用文种,尤其应当注意不要与请求混用。报告事项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否则会因“报告”不需批复而影响请示事项的处理和解决。

  (二)材料要真实。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汇报。无论是成绩还是失误,都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夸大和虚构。上报的公文应该在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情况的基础上撰写。

  (三)主旨鲜明。报告的内容,一般涉及的面宽而且复杂,很容易写的篇幅较长而又重点不够突出,形成泛泛而谈。这就要求在撰写时,力求写的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简洁、深刻。

展开全部

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会怎样影响财产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夫妻一方若伪造共同债务,意图侵占另一方财产,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对伪造方少分或不分财产。若情节严重(如伪造证据、虚构债务金额),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知识

2025-08-04
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会导致终止
债权债务同归一人时,原则上会导致权利义务终止.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情形下,原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这种现象在法律上称为“混同”,即债权人与债务人身份重合,导致债的关系因缺乏履行的必要性而消灭。

民法知识

2025-08-04
延迟履行债务能解除合同
延迟履行债务能解除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债务人延迟履行债务是常见的违约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债权人可以直接解除合同。能否解除合同,需要看延迟履行的程度是否严重影响了合同目的的实现,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条件。

民法知识

2025-08-04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怎么办
合同终止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关系结束,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权利义务都一笔勾销。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终止后往往还存在未结清的债权债务,比如一方已付款但未收到货物,或者一方已提供服务但未获得报酬等。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遗留的债权债务?

民法知识

2025-08-04
债务成本对WACC有何影响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是衡量整体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而债务成本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 WACC 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理解债务成本如何作用于 WACC,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

民法知识

2025-08-04
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如何体现
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法律对子女和女方利益的保护是重要原则。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涉及对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认可与公平对待。了解法律如何体现这一原则,以及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能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处理结果更符合公平正义。

子女抚养

2025-08-01
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患重病怎么办
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患重病怎么办?当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突然患重病,不仅会给患者自身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会对子女的抚养和生活造成影响。我国法律对此有相应的规定,通过变更抚养权、临时监护等方式,能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为子女提供基本保障。

子女抚养

2025-08-01
法院查封房产多久可以拍卖
法院查封房产后,很多人关心多久会进入拍卖程序。这个时间并非固定,会受到案件复杂程度、流程推进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了解从查封到拍卖的大致流程、关键环节及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能帮助当事人更好地把握时间线,做好相应准备。

房屋纠纷

2025-08-01
查封后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被法院查封后,在此期间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承租人能否合法使用房屋,也影响着出租人和相关债权人的权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法履行,还会引发一系列纠纷。

房屋纠纷

2025-07-30
承租人在房屋拍卖中有何权益
在房屋被拍卖时,承租人的权益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法律对承租人的权益有明确保护。无论是租赁合同能否继续履行,还是在拍卖过程中是否有优先购买的权利,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了解这些权益,能帮助承租人在房屋拍卖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房屋纠纷

2025-07-30
1
免费下载
微信扫码关注领取下载码
输入下载码可免费下载
2
付费下载
付费30天内本文档不限量下载
特价:¥1.9 原价:9.9
微信支付
付费后若不能下载,请刷新页面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