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调查报告

人口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环境的保护等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一直以来更是困扰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并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此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那么,这些措施到底对我国的人口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借此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之际,我对国家公布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一、人口普查结果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1、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以控制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 减少了约5600万人,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2、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从反映人口结构的数据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3、受教育程度增加

从人口素质的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的素质在提高。这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的积极成效。

4、流动人口增加,我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流动人口巨大是目前我国人口国情的一大特点。这次普查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长81.03%。此外,根据地区人口分布的数据,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一次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在下降。这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口从内陆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从这次反映人口迁移的数据看,我国的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这种趋势反映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格局是协调一致的。人口的迁移既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流动人口的增加,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占比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中国经济活力在增强,也促进了城乡更加均衡地发展,东西部更加均衡地发展。这充分说明近十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面临的问题

1、我国人口处于低生育水平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十年人口净增长为7390万人,与上一个十年的1.3亿相比,将近减少了一半,人口增长率是不是有点过低了呢?其次,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 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下,我国已产生了所谓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即一个子辈、两个父辈、四个祖辈这样的倒金字塔结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成长环境。这种环境的本质特点是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手足之情。没有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游戏,儿童会缺少很多重要的心理体验,比如成就感、挫折感、信任感,而这些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或缺。缺少手足之情的童年,幸福感会大打折扣。而且由于子女过少,现在的家庭面临着空巢危机的尴尬,也不利于赡养老人,敬孝道。

2、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结果显示我国性别比例创历史最低,这说明我国家庭对女孩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男多女少在我国的人口问题中仍然不可忽视。导致这个比例失衡的原因是,在中国的农村,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想要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依然盛行。如果按照此次结果推算,那么全国男性要比女性多3400万,男女比例不平衡或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隐患。所以我们还是要高度重视这个数据反映的挑战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进一步在就业、工资等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

3、老龄化进程在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31个省区市都面临老龄化加快的问题,其中,沿海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地区问题更加突出。据社科院权威发布,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影响目 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沿海发达地区在一些时段和地区出现了局部的缺工现象,这也可能是这个问题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体现。老龄化不仅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

三、建议

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暴露了我国人口中的很多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基本国策的适当调整

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状态以及低生育水平。为此我们应该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础上,重视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兼顾当前和长远,慎重地、逐步地完善,调整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中国人口长期更加均衡地发展。

2、努力提高受教育程度

对于我国人口来说,尽管居民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继续提高人口素质,鼓励人民提升自身能力。这不仅关系到个人自身命运的改变,也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居民素质提高了,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男女比例失调,就业等问题,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大力宣传男女平等  在广大居民中,尤其是乡村居民中宣传男女平等的概念,鼓励大家平等对待女孩,促使大家摆脱封建思想的禁锢,同时,整个社会应该给予女孩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平台,使我国的男女比例接近正常水平。

四、总结

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口的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这些数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我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做出适应当下、兼顾长远的政策,未雨绸缪地对我国的发展加以完善。能使我们通过现象,研究本质,把人口问题变成人口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调整和完善,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定,建设一个和谐的,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

 

全国人口普查小组  ×××    

××年××月××日      

展开全部

债务人同意第三人还款有效吗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场景:朋友无力偿还房贷,提出让父母代为还款;生意伙伴拖欠货款,协商由合作方代偿;甚至次承租人为避免被房东赶跑,主动替承租人交租金。这些情况下,债务人点头同意了,第三人的还款就算数吗?如果债务人坚决反对,第三人能不能强行替还?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无力偿还第三人能拒绝吗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困惑:亲友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却找到你反复催款,甚至说 “你和他关系近就该帮忙还”;或是偶然卷入他人债务纠纷,担心自己会被强行要求替还。其实,债务人无力偿还不代表第三人必须 “兜底”。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逃债第三人要承担责任吗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纠纷:债务人借钱后失联逃债,债权人找不到债务人,就转而向债务人的亲友、生意伙伴等第三人催款,甚至认为 “和债务人有关系就该替他还钱”。但这种想法往往没有法律依据。一般情况下,债务人逃债,第三人不承担还款责任。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破产第三人还要还款吗
不少担保人在得知债务人破产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债务人都没钱还破产了,我这个担保人是不是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债务人破产不仅不会让担保人免责,反而可能让担保人成为债权人优先追偿的对象。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失踪第三人要还款吗
债务人突然失踪,债权人常陷入 “找谁要钱” 的困境:担保人是否必须替还?债务人的家人需要担责吗?财产代管人有还款义务吗?债务人失踪,第三人是否需要还款,主要取决于该“第三人”在法律上承担的是什么责任以及具体的约定。

民法知识

2025-10-09
第三人代为还款需要债务人同意吗
第三人代为还款需要债务人同意吗?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债务人因失业、生病等暂时无力还款,其亲友、担保人或有利益关联的第三人(比如债务人的生意伙伴)想主动帮忙还债,却纠结 “要不要先跟债务人说一声,没同意的话帮忙还款会不会不算数”。

民法知识

2025-10-09
债务人死亡第三人需要还款吗
在债务人死亡后,其生前的债务该如何处理,第三人是否需要承担还款责任,是很多人会面临的困惑。比如债务人的亲友、担保人或继承人,常会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还款义务,担心 “莫名背上债务” 或 “该还的钱没还导致纠纷”。

民法知识

2025-10-09
第三人代为还款后债务关系如何
很多人在第三人帮忙还清债务后,会对后续的债务关系产生困惑:“朋友帮我还了钱,我和债权人的债务是不是就彻底结束了?我还需要再向朋友还钱吗?” 实际上,第三人代为还款后,债务关系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发生了 “转移”。

民法知识

2025-10-09
第三人代为还款算债务转移吗
第三人代为还款算债务转移吗?在涉及第三方参与债务清偿时,很多人会混淆 “第三人代为还款” 和 “债务转移”—— 比如觉得 “让朋友替我还房贷,就是把债务转给朋友了”,但实际上两者在性质、法律效果和程序要求上存在根本区别。

民法知识

2025-10-09
债务人能让第三人直接还债吗
生活中,不少债务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暂时没能力还债,但有亲友或合作方愿意接手债务,帮自己直接向债权人还款。这时很多人会疑惑:“我能直接让第三人替我还债吗?” 实际上,债务人不能单方面决定让第三人直接还债,必须经过债权人明确同意才行。

民法知识

2025-10-09
1
免费下载
微信扫码关注领取下载码
输入下载码可免费下载
2
付费下载
付费30天内本文档不限量下载
特价:¥2.9 原价:9.9
微信支付
付费后若不能下载,请刷新页面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