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夫妻结婚后财产如何分配 
共1个回答
答


夫妻婚后共同财产,一般是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首先协商,未达成一致的,由法院进行判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协商分割。
双方协商分割财产,按照自愿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平分或归一方所有,或约定赠与子女等。
(2)夫妻协商未达成一致的,由法院判决。
人民法院应当在保护妇女、子女合法权益的同时,照顾无过错方。不得损害财产价值,并按照使用价值原则处理。
1.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
2.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
3.公平原则;运用公平原则,一方面是对夫妻现有共同财产进行合理分割;另一方面,夫妻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应得到清算。
夫妻双方取得结婚证后,意味着婚姻关系的成立,并且从婚姻开始到离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期间,在正常情况下,所取得的财产都被认定为是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离婚时分割婚姻财产,往往是按照法律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和原则来处理的。一般来说,双方的分割是平等的,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相似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哪些规定
《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以《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为核心)对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督管理作出了系统性规定。
98580人阅读2025-08-13

一方未履行债务另一方能否拒绝履行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在双务合同中,一方未履行债务时,另一方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这在法律上被称为"同时履行抗辩权"。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买方未按约定支付首付款时,卖方可以拒绝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19724人阅读2025-08-13

双方互负债务时如何确定履行顺序
在商业往来或日常交往中,双方互负债务的情况很常见,比如甲欠乙货款,乙同时欠甲服务费。这种情况下,履行顺序的确定很关键,直接影响双方权益和交易顺利进行。确定顺序时,既要考虑债务本身的类型、是否到期,也要看双方有没有约定或法律有没有特别规定。
21719人阅读2025-08-13

伪造债务会影响财产分割吗
在离婚分割财产时,有些人为了多占财产,会通过伪造借条、串通他人虚构债务等方式,试图让对方承担本不存在的债务。这种行为不仅违背诚信,还会直接影响财产分割的结果,甚至可能触犯法律。了解伪造债务能帮助当事人在遇到此类情况时维护自身权益。
50203人阅读2025-08-13

夫妻共同债务如何举证
在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纠纷时,举证是关键环节。无论是债权人主张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主张债务为个人债务,都需要提供充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直接关系到债务最终由谁承担,对夫妻双方和债权人的权益影响重大。
88324人阅读2025-08-13

非金钱债务违约怎么办
非金钱债务违约是指合同中约定的以交付货物、提供服务、完成特定行为等非货币形式履行的义务未被遵守,比如未按时交付定制商品、未按约定提供维修服务等。这类违约的处理方式和金钱债务不同,因为非金钱债务的履行往往具有特定性。
85600人阅读2025-08-13

金钱债务违约如何处理
金钱债务违约是日常生活和商业往来中常见的问题,指债务人未按约定时间、金额偿还借款、货款等金钱债务。这类违约不仅影响债权人的资金安排,还可能引发连锁纠纷。处理时,既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化解,也可借助法律手段强制履约。
56869人阅读2025-08-13

迟延履行债务会导致合同解除吗
迟延履行债务会导致合同解除吗?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迟延履行债务是常见的违约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守约方一定能解除合同。能否解除合同,关键要看迟延履行的程度是否严重到影响合同目的实现,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35441人阅读2025-08-07

债务人拒绝履行合同怎么处理
当债务人拒绝履行合同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会受到直接损害。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能被动等待,而应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无论是通过协商、催告,还是法律诉讼,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保留相关证据,确保维权行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8886人阅读2025-08-07

债权人免除债务会导致合同终止
债权人免除债务是指债权人自愿放弃对债务人的债权,不再要求其履行还款等义务。这种情况下债务关系会发生变化,但整个合同是否因此终止,需要结合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性质来判断。了解债权人免除债务对合同的影响,能帮助当事人厘清权利义务关系,避免后续纠纷。
46298人阅读2025-08-07
热门关注
精选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