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问答 > 公司法 >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体资格都有哪些呢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体资格都有哪些呢
微笑掩饰遮盖不了忧伤 时间:2022-06-04
1个回答
孙桃梅 | 2022-06-05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以及第十条的规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主体资格包括符合条件的的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同时,上述公司需满足特定的条件,才可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前1个月股票的平均价格为基准,上浮一定幅度作为转股价格。重点国有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以拟发行股票的价格为基准,折扣一定比例作为转股价格。
法律依据:
《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三)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四)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 (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 (七)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相似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申请破产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申请破产
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且债务规模较大,通过协商、分期等方式仍无法解决时,申请破产是一条重要的法律途径。但在我国,破产申请需区分债务人是企业还是个人,两者适用的法律、条件和流程差异较大,尤其是个人破产目前仅在部分地区试点。
94382人阅读2025-08-21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被拘留吗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被拘留吗
很多债务人在无力偿还债务时,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拘留,害怕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实际上,单纯因为客观经济困难导致的无力偿债,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并不会直接导致拘留。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仅适用于特定的违法或犯罪行为,而非普通的债务问题。
81905人阅读2025-08-20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分期吗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分期吗
当债务人无力一次性偿还债务时,分期偿还往往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务实选择。这种方式既能缓解债务人的短期还款压力,让其有能力逐步履行义务,也能提高债权人最终收回债权的概率,避免因债务人彻底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债权落空。
17901人阅读2025-08-20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怎么样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怎么样
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债务时,不会因此被直接判刑或无限期追责,但可能面临资产被查封拍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后果。若经法院查明确无财产可执行,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债务人有偿还能力时恢复执行。重点在于区分"无力偿还"的性质。
53840人阅读2025-08-20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起诉吗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起诉吗
很多债权人会疑惑,债务人明明没能力还钱,去法院起诉是不是白费力?其实并非如此。即使债务人目前确实没有财产可供偿还债务,债权人仍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债务人“无力偿还”这一事实本身,并不剥夺债权人依法享有的起诉权。
60261人阅读2025-08-20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协商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协商
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与债权人协商是化解纠纷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还能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为双方找到更灵活的解决方案。但协商并非简单沟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22832人阅读2025-08-20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坐牢吗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坐牢吗
很多债务人在无力偿还债务时,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坐牢。实际上,无力偿债是否会坐牢,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债务纠纷的性质以及债务人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单纯的经济困难导致无法还款,与故意欺诈、恶意逃债在法律处理上有本质区别。
67987人阅读2025-08-20
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哪些规定
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哪些规定
《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以《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为核心)对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及监督管理作出了系统性规定。
98580人阅读2025-08-13
一方未履行债务另一方能否拒绝履行
一方未履行债务另一方能否拒绝履行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在双务合同中,一方未履行债务时,另一方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这在法律上被称为"同时履行抗辩权"。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买方未按约定支付首付款时,卖方可以拒绝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19724人阅读2025-08-13
双方互负债务时如何确定履行顺序
双方互负债务时如何确定履行顺序
在商业往来或日常交往中,双方互负债务的情况很常见,比如甲欠乙货款,乙同时欠甲服务费。这种情况下,履行顺序的确定很关键,直接影响双方权益和交易顺利进行。确定顺序时,既要考虑债务本身的类型、是否到期,也要看双方有没有约定或法律有没有特别规定。
21719人阅读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