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期限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附期限合同诉讼效力是多久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也是三年,不管合同有没有附期限,诉讼时效都是从合法权益收到侵犯以后开始计算的,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都已经超过20年了,人民法院就不再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了。
诉讼时效的特征
(1)诉讼时效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发生权利消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2)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由法律规定的不得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规定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但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
(5)法官无权主动释明并适用该时效的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诉讼时效的起算,也即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它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即从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日开始算起。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其中断。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其中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