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民商法 > 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

文书网合同订立栏目为您提供有关合同订立相关知识解答,主要包括承诺、邀约、合同内容、合同形式等知识内容,同时给您解答更多合同订立常见问题。

无偿使用合同风险是什么 无偿合同有什么风险
无偿使用合同风险是什么
对于任何赠与无偿使用,都有可能出现的反悔的情况,所以当事人之间一定要有赠与协议的存在。无偿合同不是典型的交易形式,实践中主要有赠与合同、无偿借用合同、无偿保管合同等。在无偿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不支付对价,但也要承担义务,如无偿借用他人物品,借用人负有正当使用和按期返还的义务。
72720人阅读2022-09-28
涉外技术合同签署流程试是什么
涉外技术合同签署流程试是什么
涉外技术合同签署流程试:1、首先要对合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再进行审查;2、接着由双方根据合同的条款进行洽谈,拟定合同的文书;3、最后双方履行合同生效的相关手续。需要注意的是,涉外合同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规范性。另外,涉外合同订立的过程,要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就是要约和承诺的过程。
52202人阅读2022-09-28
合伙出技术合同的内容包括哪些 技术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合伙出技术合同的内容包括哪些
合伙技术合同内容:合伙项目名称、涉及的技术范围、技术授权情况、风险事项、违约责任、赔偿情况等,双方应当根据合伙经营的实际情况达成一致意见后,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来签订。技术合同涉及专利的,应当注明发明创造的名称、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申请日期、申请号、专利号以及专利权的有效期限。
79556人阅读2022-09-28
合同不成立的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样的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不成立的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样的
合同不成立的的法律后果分为两种,一个是合同无效的,这种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另一个是合同尚未生效的,一经合同权利相对人确认才能生效,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以撤销合同。合同不成立,是指合同不符合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一致,有合同标的,符合法律要求的法定形式。
47979人阅读2022-09-28
出书出版合同怎么签订 出书出版合同如何签订
出书出版合同怎么签订
(一)合同年限。你若签十年的,那么你十年之内就没法再在其他出版社出版了。(二)稿费约定。可以一次性买断,也可以拿版税提成。(三)稿费支付。这个一定要明确。通常都是出版社告诉你销了多少就是多少,你很难去出版社查证实际销量。最好的办法就是约定图书出版后一个月内,一次性结清首印数稿费。
47241人阅读2022-09-28
工程技术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工程技术合同的内容是什么
工程技术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1、名词和术语的解释。2、项目名称、内容、范围和要求。3、履行的计划、进度、期限、地点、地域和方式。4、双方的权利义务。5、技术情报和资料保密。6、风险责任承担。7、技术成果的归属和收益的分成办法,价款、报酬或使用费及其支付方式。8、验收标准和方法。9、违约金或损失赔偿计算方法。10、解决争议方法。
41066人阅读2022-09-28
隐名代理与显名代理的规定是什么 隐名代理和显名代理有什么规定
隐名代理与显名代理的规定是什么
1、显名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担的代理形式。2、隐名代理:核心是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代理活动。隐名代理的突出特点是,代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直接进行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民事活动。
74197人阅读2022-09-28
同一法人的技术合同能认定吗 同一法人技术合同可以认定吗
同一法人的技术合同能认定吗
需要看情况,因为不是所有的技术合同都可以进行认定。同一个法人代表,但是不同法人的两家公司之间签订的技术合同是可以验证登记的,但是必须通过相关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监管机构,比如上市公司的就有同一法人,但是不同法人的,两家公司,是可以交易的。
75247人阅读2022-09-28
合同不成立生效的举证责任谁来承担 合同无效的举证责任由谁来
合同不成立生效的举证责任谁来承担
合同不成立生效的举证责任的承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由于合同的性质不同,法律对合同形式的要求不同,原告负举证责任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诺成性合同,原告应对与被告已就该合同最基本的条款协商一致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57347人阅读2022-09-28
刑事申诉法院审查程序规定申诉由终审法院审查处理吗 刑事申诉法院审查程序规定申诉是否由终审法院审查处理
刑事申诉法院审查程序规定申诉由终审法院审查处理吗
通常情况下,刑事案件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但是,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第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不过,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诉,可以告知申诉人向终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并告知申诉人。
37124人阅读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