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民商法 > 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

文书网合同订立栏目为您提供有关合同订立相关知识解答,主要包括承诺、邀约、合同内容、合同形式等知识内容,同时给您解答更多合同订立常见问题。

技术合同的管辖法院怎么规定的 技术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是什么
技术合同的管辖法院怎么规定的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的管辖法院。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技术合同纠纷案件一般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合同中既有技术合同内容,又有其他合同内容,由具有技术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
15820人阅读2022-09-28
无偿代理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无偿代理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无偿代理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和解: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2、调解:第三人的主持下,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3、仲裁: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4、诉讼: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处理。
38123人阅读2022-09-28
哪方去做技术合同认定要求 技术合同谁去认定
哪方去做技术合同认定要求
技术合同认定是由技术输出方来进行认定。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技术合同的标的与技术有密切联系,不同类型的技术合同有不同的技术内容。技术合同一般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设立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办理认定登记。
65266人阅读2022-09-28
技术合同争议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技术合同诉讼期限是几年
技术合同争议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技术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规定,虽然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开始计算的,但是,如果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了20年,就没办法再向法院起诉处理合同纠纷。
21087人阅读2022-09-28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订立的合同吗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什么事项签订的合同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订立的合同吗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订立的合同。技术合同可以分为五类技术合同,分别是: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如果技术合同涉及专利的,应当注明发明创造的名称、申请日期、申请号、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专利号以及专利权的有效期限。
57202人阅读2022-09-28
安徽技术合同备案流程是什么 安徽省技术合同备案如何办理
安徽技术合同备案流程是什么
安徽技术合同备案流程:申请、提交材料、受理、审查、办理备案等,对于技术合同的备案处理,是需要到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来进行处理的,具体情况需要提交有关材料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安徽省技术合同原则上实行买方登记,但输出到省外的技术合同由卖方登记。
17589人阅读2022-09-28
附条件附期限的赠与合同怎么撤销 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
附条件附期限的赠与合同怎么撤销
附条件附期限的赠与合同撤销,如果赠与标的物没有实际转移,就可以撤销,可以向当事人提出或者向法院申请要求撤销赠与合同。附条件并且附期限的赠与合同,是对赠与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条件的规定,并且在规定的期限之后合同生效。赠与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生效,但如果不履行义务,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合同。
40779人阅读2022-09-28
个人委托协议书范本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委托协议书内容介绍
个人委托协议书范本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委托协议书范本需要包含的内容有:委托人的基本信息;被委托人的基本信息;委托原因及事项;委托期限;签署协议双方的签字;签署日期等。委托事项简单说就是委托人到底委托受托人与第三人干什么。委托事项一定要表达清楚,希望受托人干什么就在授权委托书中一项一项列清楚,这样才能预期受托人行为的范围。
41377人阅读2022-09-28
无偿租赁合同交税合法吗 无偿租赁合同交税吗
无偿租赁合同交税合法吗
无偿租赁合同交税合法。无偿使用租赁合同也是需要交税的,无偿使用租赁合同只是不需要相关的租金,对于其它的收益情况还是交纳相关税费的,公司企业在无偿使用租赁合同的情况下,也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向税务部门申报税费。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出现因未申报税费而发生违法行为。
10925人阅读2022-09-28
合同不成立有无时效限制 合同不成立有没有诉讼时效
合同不成立有无时效限制
合同不成立有诉讼时效的,一般是三年。如果合同期满后再去起诉,继续履行不太现实,只可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损害赔偿。根据法律相关规定,诉讼时效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15576人阅读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