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民商法 > 离婚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案件 限制行为能力人怎么离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案件 限制行为能力人怎么离婚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05-16

  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必须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离婚案件的原告的,必须在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离婚案件的被告的,如果其精神状态出于正常阶段,由其本人亲自参加诉讼,处精神状态不正常阶段,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担任法定代理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案件 限制行为能力人怎么离婚

  限制行为能力人如何离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不能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原告提出离婚诉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通常受理此类案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第一顺位法定代理人是其配偶。在离婚诉讼中,其配偶自然不能作为其代理人,要变更其父母等近亲属为代理人。在离婚诉讼程序中或离婚诉讼程序前,必须通过一个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别程序,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该特别程序是在离婚本诉前还是中提出,均符合法律规定。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被告进行离婚诉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在离婚诉讼前或诉讼中必须提出确认行为能力特别程序的申请。该特别程序应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认行为能力,一个是监护人即法定代理人的变更或指定。如果是在离婚本诉中提出,本诉应当中止,待特别程序完成后,恢复本诉的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起诉要求离婚的案件,应当由法官根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实际智力状况,酌情而定。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就是否离婚、财产、子女处理明确表态,应当视为其提出离婚的民事行为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可以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反之,则应视为其不能就是否离婚作出意思表示,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