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拘役如何处理 公职人员拘役应该如何处理


这主要分三种情况:
1,如果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公职人员,应当对其开除。
2、公职人员因为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对其开除;
3、公职人员因为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应当对其开除。
拘役可以缓刑吗
拘役可以判处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同时符合这些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判处拘役的条件
判处拘役的条件包括: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只需要以短期关押就可以达到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较轻,只需要处以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等活动的;
(二)组织或者参加不法组织的;
(三)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
(四)接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境外邀请、奖励,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
(五)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非法出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七)携带含有依法禁止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进入国(境)内的;
(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有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行为,但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