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民商法 > 民法知识 >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怎么办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处理原则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怎么办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处理原则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5-08-04

  合同终止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关系结束,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权利义务都一笔勾销。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终止后往往还存在未结清的债权债务,比如一方已付款但未收到 货物,或者一方已提供服务但未获得报酬等。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遗留的债权债务,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是避免后续纠纷的关键。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怎么办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处理原则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怎么办

  合同终止后的债权债务处理需根据合同终止原因及履行情况具体处理: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处理原则

  ‌因清偿终止‌:债权债务正常消灭,已履行的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因违约导致合同终止的,违约方需承担赔偿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因解除终止‌:

  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

  已履行的部分根据合同性质可要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或采取补救措施(如退货、退款)。‌

  具体处理方式

  ‌清算债权债务‌:对合同解除前的债权债务进行全面结算,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返还财产‌:已履行的部分需返还或恢复原状,包括原物、孳息及维护财产的费用。‌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怎么办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处理原则

  ‌赔偿损失‌:因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但不超过违约方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损失。‌

  ‌法律途径‌: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争议,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裁决。‌

  特殊情形处理

  ‌公司注销‌:公司终止后,债权人可追偿股东责任,股东需以分配财产为限承担债务。‌

  ‌未签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差额及经济赔偿金。‌

  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557条

  “合同终止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2.《民法典》第566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3.《民法典》第567条

  “合同终止后,关于结算和清理的条款仍然有效。”

  4.《民法典》第188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