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可以减免利息吗 为什么债务重组可能减免利息


在债务重组的协商中,“能否减免利息”是债务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少人陷入误区,要么觉得重组就是“连本带利全减免”,要么认为“利息一分都不能少,重组只调本金”。实际上,利息减免并非重组的“标配”,它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基于现实情况的理性选择。
债务重组可以减免利息吗
债务重组可以减免利息。根据债务重组的定义和实际操作,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减免部分或全部利息,以减轻债务人负担。[1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协商调整还款条件,包括减免利息、延长还款期限、降低本金等方式。
具体操作方式
利息减免属于债务重组的常见手段之一。债权人可能同意减少未支付的利息、降低利率或豁免部分利息。例如,协商将原债务本金100万元减免至80万元,同时免除部分利息,或重新约定更低的利率。
协商条件
双方自愿:需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一致协议。
还款意愿:债务人需展现积极还款态度,并提供可行的还款方案。
实际困难:债务人需证明因失业、疾病等原因导致资不抵债。
注意事项
不同地区和机构政策存在差异。例如工商银行明确表示不会减免逾期费用,但会根据客户情况提供个性化还款方案。建议直接咨询银行或相关机构获取具体政策。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八十二条:重整计划草案应当包括“债权调整方案”和“债权受偿方案”。债权调整方案即包含减免债务(含利息)的可能性。
第八十七条:规定了在部分表决组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的条件,其中要求“普通债权所获得的清偿比例,不低于其在重整计划草案被提请批准时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这为在保障债权人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强制减免利息(作为债权调整的一部分)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该条确立了利率法定原则,为减免超出法定保护上限的利息提供了基础。同时,民法典合同编关于合同变更的规定(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是庭外债务重组(包括利息减免)协商一致原则的法律基础。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第二次修正)
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明确规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4倍LPR),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在债务重组中,这部分无效利息自然会被减免或不予确认。
4.地方性个人破产条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
相关条款规定了个人重整或和解程序中,可以依法减免债务(包括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