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股东能起诉上市公司 股东起诉公司的情形有哪些


当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股东的权益,股东就有权利提起诉讼以捍卫自己的权益。股东作为公司的拥有者之一,投入资金并持有公司的股份,一旦公司的行为不当,损害到股东的利益,股东便可以诉诸法院。例如,公司滥用权力或违反法律法规,股东可以请求赔偿损失或矫正不当行为。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被起诉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当公司被起诉时,需要准备答辩状、证据、法律顾问和其他相关资料。答辩状是公司对起诉状的回应,需要包含公司的基本信息,针对原告的指控进行回应,并提出自己的辩护观点。证据是公司辩护的重要依据,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辩护观点,证据可以包括文件、记录、证人证言等。公司可以聘请法律顾问来协助处理诉讼事宜,法律顾问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公司准备相关资料。公司还需要准备其他相关资料,如公司章程、合同、协议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法院或律师。
公司被起诉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公司遭遇诉讼会面临多方面的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将受损,可能会被暂停营业并接受审查。公司还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最糟糕的是,公司可能面临营业执照被吊销的风险。所以公司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遭受诉讼等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