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婚姻法 > 什么情况可不离婚分割财产 分割后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什么情况可不离婚分割财产 分割后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5-05-10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离婚时才能分割财产。但实际上,法律为特殊情况开辟了例外通道。根据《民法典》规定,当出现某些危及财产安全或家庭成员基本权益的情形时,即使不离婚也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些规定究竟如何适用?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情况可不离婚分割财产 分割后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什么情况可不离婚分割财产

  ‌一方存在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例如,一方私自转移大额共同存款、变卖夫妻共同财产、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利益,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分割财产以保护自身权益‌。

  ‌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如果一方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如父母或子女)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而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患病的一方有权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以支付医疗费用‌。

  分割后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一、财产归属基本原则

  ‌个人财产保护原则‌

  婚前财产及其自然增值(如房产市场波动产生的增值)仍归个人所有;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金、遗嘱或赠与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等,均属个人财产。

  ‌共同财产平等处理原则‌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投资收益等,原则上属共同财产,双方享有平等处理权。分割后转化为个人财产的部分需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明确归属。

什么情况可不离婚分割财产 分割后财产归属如何认定

  二、特殊情形下的分割规则

  ‌协议分割‌

  双方可通过书面协议约定财产归属,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恶意转移财产规避债务等无效)。

  ‌法院强制分割条件‌

  仅在以下情形法院可介入婚内分割:

  一方存在隐藏、转移、挥霍共同财产等损害行为;

  一方拒绝支付配偶或家庭成员重大疾病医疗费用56。

  三、归属认定的具体考量因素

  ‌贡献与过错认定‌

  对财产积累贡献较大或有抚养子女、照料老人等较多义务的一方,可适当多分;

  恶意损害共同财产一方可能少分或不分。

  ‌生活保障与公平性‌

  分割时需考虑财产来源、双方实际生活需求及弱势方(如患病方、无收入方)权益。

  ‌债务连带责任‌

  分割后双方仍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债务性质需结合用途及负债方式判定(如超出家庭日常开支的债务可能由举债方自行承担)。

  四、执行效力与例外

  分割协议或判决仅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不影响第三人(如债权人)权益;

  分居期间分别管理的财产仍属共同财产,但分割时可依实际使用情况分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六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