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休假管理规定

 

    第一条  本公司以下列日期为例假日(若有变更时预先公布),但因业务需要可指定照常上班需以加班计算:

    ()例假日

    1.元旦;

    2.春节;

    3.妇女节(限女性)

    4.劳动节;

    5.国庆节。

    ()每星期日

    ()其他经公司决定的休假日。

    ()例假日若适逢星期日,其隔日不予补假。

    第二条  员工请假分下列七种:

    ()事假:因事必须本身处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积计以7天为限。

    ()病假:因病治疗或休养者应检具劳保局特约医院或公立医院证明申请病假,每年累积计以30天为限;住院者,以一年为限,两者合计不得超过一年。

    ()婚假:

    1.员工结婚可请婚假8(包括例假日)

    2.子女结婚可请假2(包括例假日)

    3.兄弟姊妹结婚可请假1天。

    ()产假:

    1.员工生育可请假8星期;小产4星期(均包括例假日)。晚婚假加11个月,办理独生子女手续再加3个月。

    2.配偶分娩可请假1天。

    ()丧假:

    1.父母配偶丧亡可请假丧假8(包括例假日)

    2.祖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岳父母的丧亡可请假6(包括例假日)

    3.其他直系亲属丧亡可请假1天。

    ()公假:因兵役检查或军政各机关的调训,期间不满一个月者或应国家考试或担任各级代表出席会议期间在三天以内者,可请公假。

    ()特别假:依其服务年资,可分别给予特别假。

    第三条  前条各款假期内的薪津照常支给。

    第四条  第二条各条款假期的核准权限如下:

   ()主管级以下人员,假期三天内由主管核准,三天以上由经理(主任)核准。   

   ()主管级人员,假期三天内由经理核准,三天以上由协理或副总经理核准。

   ()经理级人员由协理以上主管核准。

    第五条  本公司员工因执行职务所生的危险致伤病不能工作者,以公假论,期间以年为限。其假期延至次年时应合并计算,假期中薪资照给。

    过期仍未痊愈者可依退休规定命令退休。

    第六条  请假逾期,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事假逾期按日计,扣薪津,一年内事假积计超过30天者免职或解雇。       ()病假逾期可以未请事假的假期抵销,事假不敷抵销时按日计扣薪津。但患重大疾病需要长期疗养,经总经理特别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七条  特准病假以半年为限,其假期延至次年时应合并计算。特准病假期间薪资减半发给,逾期者可予命令退休或资遣。

    第八条  本公司员工请假除因急病不能自行呈核可由同事或家属代为之外,应亲自办理请假手续。未办妥请假手续,不得先行离职,否则以旷工论处。

    第九条  本公司员工请假期届满行续假或虽行续假尚未核准而不到职者,除确因病或临时发生意外等不可抗力事情外,均以旷工论。

    第十条  本公司员工旷工在七日以内按日计扣薪津。

    第十一条  请假理由不充分或有妨碍工作时,可酌情不予给假,或缩短假期或令延期请假。

    第十二条  请假者必须将经办事务交待其他员工代理,并于请假单内注明。  第十三条  计算全年可请假日数,均自每年11日起到1231日止,中途止职者,比例递减。特准病假延至次年销假者,其次年事、病假期比照中途到职人员计算。

    第十四条  本公司员工依本规则所请假如发现有虚伪事情者,除以旷工论处外,并依情节轻重予以惩处。

    第十五条  在本公司服务1年以上满3年者每年给予特别休假7天。服务3年以上未满5年每年给予特别休假10天。服务5年以上未满10年者给予特别休假14天,服务满10年者给予特别休假15天,满10年以上每增满1年加给1天,但至多以30天为限。

    第十六条  特别休假按以下手续办理:

(一) 每年初(元月)由各单位在不妨碍工作范围内,自行安排特别休假日期。特别休假日期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原单位,一份逐级转呈各部()经理(主任)核阅后送人事单位备查。  

   ()特别假休假时,应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填员工请假记录卡),并觅妥职务代理人,办妥职务交待后才能休假。

      ()基于业务上的需要不能休假时,可比照休假天数的薪津数额改为奖金,若干休假期间,因业务需要奉令销假,照常工作而不补休假者,亦可照其未休假天数的薪资额改发奖金。

第十七条  员工在休假之前一年有下列事情之一者,不给予特别假:

    ()事、病假积计逾21天者。

    ()旷工达3天以上者。



735  备类假期审批和全勤奖发放表

 

  

    

批准人

待遇规定

 

 

 

 

一般员工请假

 

 

 

2天内部门经理批.超过2天主管领导批

 

 

 

第一天扣50%全勤,第

 

二天扣100%全勤奖,

 

 

 

 

部门正副经理

 

 

2天内主管领导批,超过2天总裁或董事长批

 

第三天开始.每月扣

20%的浮动工资,一个

月以上取消职务补贴

 


高层管理人员

总裁或董事长批


 

假病

 

 

 

 


 

凭医院有效证明直接主

 

管批

第一天扣40%全勤奖.

第二、三天各扣 30%全

勤奖,第四天扣10%的

浮动工资,一个月以上

取消职务贴。

婚假


凭结婚证明直接主管批

婚假6天。

 

 

 


 

 

直接主管批

 

 

一般为3个月,晚婚产

假加1个月,办了独生

子女手续的加3个月,

产假期内扣除全勤奖、

浮动工资和职务贴。

 

哺乳

 


 

直接主管批

 

产后1年内每日给予1

 

小时哺乳时间。

 

长假

 


 

直接主管批

 

父毋或配偶去世6

假,另发1000元补助。

  

 

 

董事长每年12

 

董事长办公室批

 

 

享受此种假者必须在

 

  

 

高层管理人员每年9

董事长批

本公司连续担任管理

 

休假

 

 

部门正副经理每年6

 

总裁或董事长批

职务满一年。

 

 

  

 

指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国庆等


 

按政府规定办理。

 


展开全部

债务人无力偿还第三人能拒绝吗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困惑:亲友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却找到你反复催款,甚至说 “你和他关系近就该帮忙还”;或是偶然卷入他人债务纠纷,担心自己会被强行要求替还。其实,债务人无力偿还不代表第三人必须 “兜底”。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逃债第三人要承担责任吗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纠纷:债务人借钱后失联逃债,债权人找不到债务人,就转而向债务人的亲友、生意伙伴等第三人催款,甚至认为 “和债务人有关系就该替他还钱”。但这种想法往往没有法律依据。一般情况下,债务人逃债,第三人不承担还款责任。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破产第三人还要还款吗
不少担保人在得知债务人破产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债务人都没钱还破产了,我这个担保人是不是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债务人破产不仅不会让担保人免责,反而可能让担保人成为债权人优先追偿的对象。

民法知识

2025-10-11
债务人失踪第三人要还款吗
债务人突然失踪,债权人常陷入 “找谁要钱” 的困境:担保人是否必须替还?债务人的家人需要担责吗?财产代管人有还款义务吗?债务人失踪,第三人是否需要还款,主要取决于该“第三人”在法律上承担的是什么责任以及具体的约定。

民法知识

2025-10-09
第三人代为还款需要债务人同意吗
第三人代为还款需要债务人同意吗?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债务人因失业、生病等暂时无力还款,其亲友、担保人或有利益关联的第三人(比如债务人的生意伙伴)想主动帮忙还债,却纠结 “要不要先跟债务人说一声,没同意的话帮忙还款会不会不算数”。

民法知识

2025-10-09
债务人死亡第三人需要还款吗
在债务人死亡后,其生前的债务该如何处理,第三人是否需要承担还款责任,是很多人会面临的困惑。比如债务人的亲友、担保人或继承人,常会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还款义务,担心 “莫名背上债务” 或 “该还的钱没还导致纠纷”。

民法知识

2025-10-09
第三人代为还款后债务关系如何
很多人在第三人帮忙还清债务后,会对后续的债务关系产生困惑:“朋友帮我还了钱,我和债权人的债务是不是就彻底结束了?我还需要再向朋友还钱吗?” 实际上,第三人代为还款后,债务关系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发生了 “转移”。

民法知识

2025-10-09
第三人代为还款算债务转移吗
第三人代为还款算债务转移吗?在涉及第三方参与债务清偿时,很多人会混淆 “第三人代为还款” 和 “债务转移”—— 比如觉得 “让朋友替我还房贷,就是把债务转给朋友了”,但实际上两者在性质、法律效果和程序要求上存在根本区别。

民法知识

2025-10-09
债务人能让第三人直接还债吗
生活中,不少债务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暂时没能力还债,但有亲友或合作方愿意接手债务,帮自己直接向债权人还款。这时很多人会疑惑:“我能直接让第三人替我还债吗?” 实际上,债务人不能单方面决定让第三人直接还债,必须经过债权人明确同意才行。

民法知识

2025-10-09
债务人可以找第三人代为还款吗
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很多债务人会遇到 “自己暂时没钱,但亲友愿意帮忙还款” 的情况,这时常会疑惑:“别人能替我还欠银行或网贷的钱吗?需要走什么流程?债权人会不会拒绝?” 实际上,法律允许债务人找第三人代为还款。

民法知识

2025-10-09
1
免费下载
微信扫码关注领取下载码
输入下载码可免费下载
2
付费下载
付费30天内本文档不限量下载
特价:¥1.9 原价:9.9
微信支付
付费后若不能下载,请刷新页面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