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身份证号可以查接种记录吗


输入身份证号可以查接种记录。打疫苗的时候,拿着身份证就可以查到自己的接种信息,以及是自己的行动轨迹。疫苗接种记录是有单独的接种机构来进行登记的,而这种接种信息是属于隐私的,或者是只有相关部门和个人才可以查询得到。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前:首先需要确认自身情况是否适合接种想要接种的疫苗,如果存在发热、过敏、严重疾病等,建议痊愈后再接种。而后咨询接种单位或者根据预约情况确定接种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需要携带的证件。了解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不适症状时过于惊慌。常见不良反应有接种处红肿、瘙痒,少数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或者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如果为妊娠期、备孕期、哺乳期女性,还需要询问医生是否适合接种此种疫苗。此外,接种前可以做好个人卫生工作,穿宽松的上衣,以便于接种疫苗;
2、接种时:需要再次确认接种疫苗的药剂、剂量和保质期,确保无误后配合医生进行接种;
3、接种后:用棉签轻轻按压接种部位,直到不再出血即可。通常需要在接种处观察30分钟左右才可以离开,避免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还需要再次确认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接种后24小时内通常不建议进行洗澡或者剧烈运动,避免导致接种处沾水或者汗液导致感染。同时在饮食方面也存在禁忌,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者寒凉的食物,以及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因为这样容易加重疫苗接种后的不适症状。如果非单次接种的疫苗,可以在接种完成后询问接种人员下次接种时间。
此外,如果接种后出现了不良症状,一般不用惊慌,1-2天后可自行缓解,如果不良症状没有缓解或存在加重现象,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建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动态调整机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报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并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