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侵犯隐私权 如何认定侵犯隐私权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在民事方面,侵犯他人隐私权,比如网络搜索人肉,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应当给予他人精神赔偿;
2、在刑事方面,如果行为人在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同时,还涉及到对他人的侮辱、诽谤、造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能被受害人追究刑事责任;
3、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当对隐私权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外,还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权人的获利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1、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4、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