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受到侵犯怎么办 隐私权受到侵犯怎么办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措施进行处理: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或发出警告,通过发函的方式要求其停止侵权,前提是我们知道侵权者的身份。如果无法发函或要求立即删除等,可以报警并要求公安机关处理。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隐私权的适用
1、隐私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不包括法人。法人的秘密通常属于公共领域的事务,而非个人的人格尊严内容。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具有可减弱性,如果与隐私权相对的公共利益足够重要,那么隐私权可以被减弱或受到限制。然而,这种限制应严格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即公权力介入私生活的限制和约束应在法律执行和司法程序中遵循相关的程序性规则。
隐私权包括四项权利
(一)隐私保密权:隐私保密权是指权利主体对自己的隐私进行保密,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
(二)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身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需求的权利。
(三)隐私控制权:隐私控制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权利。
(四)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权力和私权力的救济。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条【人格权行为禁令】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