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如何主张债权 债权人如何转让债权


债权人主张债权的方式:1、直接主动与债务人协商,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2、邀请第三人做中间人,对双方进行调解;3、债权人还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经过法院调查、双方举证质证,法院可以跟据已经查证的事实进行依法判决。
债权人如何转让债权
1、债权转让方式分为:自由转让、同意转让、通知转让等方式,合同采用通知转让。
作为债权人当要转让其债权时,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债务人同意,只需要通知债务人。
2、转让的步骤:
第一步: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第二步:书面通知债务人,并告知债务人新的债权人的基本信息,以便债务人履行其义务;
第三步:让与人退出合同,不再享有合同约定的收回本金利息的权利;
第四步:新的受让人加入合同,替代让与人收取借款本金及利息;
第五步:债务人享有的对让与人的权利,依然可以向新的受让人主张。
债务人如何转让债务
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可以转让债务,但前提是必须取得债权人同意。转让债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转让债务时应当取得债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若未经债权人同意,则债务转让不发生法律效力,故在签订债务转让协议过程中,应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作为同意转让的证据。
2、新债务人具有有关抗辩权
抗辩权是能够阻止他人请求自己为一定给付的权利,抗辩权主要是针对请求权的权利,其效力是阻止请求权的效力。抗辩权基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产生,债务转让发生法律效力后,新债务人将代替原债务人的地位而成为债权债务当事人,理所当然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
从债务是与主债务联系在一起的,当主债务转移时,从债务一般也要随之转移,因为从债务不能离开主债务而独立存在,但有两种情形须要注意:一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从债务不能随着主债务的转移而转移;二是担保的从债务未经担保人同意而转让的,担保人免除担保责任。
4、有些转让债务的行为需要办理有关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法律规定办理债务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才生效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务转让无效。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