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移后债权人可以反悔吗 债务转移有什么效果


如果经受让人同意的,债权人能对已经转移的债务反悔,可以撤销债权转让的通知;如果未经受让人同意或者受让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则债权人不能对已经转移的债务反悔。因为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是经债权人同意,而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债务转移有什么效果
(一)债务转移的种类
债务的转移并不一定是全部,它分为全部转移和部分转移。
1、债务全部转移。债务的全部转移就是指债务人将其对债权人的全部债务转移给第三人,至此,原债务人与该债务没有关系,完全脱离出来。而第三人代替原债务人承担还债的义务,不能逃债。
2、债务部分转移。债务部分转移就是指原债务人只是将债务的其中一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剩下的债务依然由自己履行,而第三人需要履行的只是被转移了的债务。也就是说,第三人加入与原债务人共同对债权人还债。
(二)债务转移的效力体现
1、债务由第三人承担。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说应当由原债务人偿还的欠款由第三人对债权人偿还。
2、抗辩权的转移。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在债权债务中表现为债权人行使其债权请求权时,债务人享有的拒绝其债权请求的权利。
3、从债务的转移。有时候债务的转移不仅仅是只有债务而已,其伴随着的还有抗辩权和从债务。从债务是从属于主债务的,如果主债务进行了转移,附属主债务的从债务也要被转移。但是与人身密不可分的从债务除外。
债务转移后债权人能让原债务人还债吗
关于债权人是否能要求原债务人还债,主要看转移债务时的协议种类来定:
(一)债务部分转移
如果协议是债务人将一部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那么债务人就还应当承担对未转移的债务进行偿还的义务,因此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主张未转移部分的债权请求权,债务人不能拒绝。
(二)债务全部转移
如果债务的转移协议并不是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还债,而是将债务的全部或一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债务人已经完全脱离,因此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还债。
个人债务转让条件是什么
1、须有有效的债务存在。
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债务本来无效或者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就此订立承担合同,也不发生效力。
将来发生的债务,也可以设立债务承担,只是要等到该债务成立时才发生转移的效果。
2、被转移承担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
不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承担合同的标的。
司法实践中通常认为下列债务不具有可转让性:
(1)从性质上判断不可转移的债务,它往往是与特定债务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联系的债务,需要特定债务人亲自履行,因而不得转让,例如演出合同中约定的特定演员的演出,一般不能让他人代替;
(2)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转移的债务;
(3)合同中的不作为义务。
3、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
4、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
一般须签订债务承担协议。依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就会构成合同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六条 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债权转让、债务转移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