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社会法 > 劳动合同 >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如何认定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是如何认定侵权行为的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如何认定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是如何认定侵权行为的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09-19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如何认定侵权行为:1、没有得到著作权人的允许,也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就随意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行为。2、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法》第45条和第46条所规定的行为,造成著作权人财产或非财产损失,就都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如何认定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职业打假司法解释中是如何认定侵权行为的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原则

  1、过错原则:根据一般规定及著作权法的具体规定,过错是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一项原则。

  2、损害原则: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该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无损害后果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由于侵权行为总是与损害后果相联系,因此一些学者将侵权行为称为侵权损害。

  3、公平原则:公平原则在民事权利保护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对此,有学者认为,它可以补救具体民法法规的不敷使用,在法律缺乏具体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可直接根据公平观念作出裁断,确定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和民事责任的分派。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将录音制品用于有线或者无线公开传播,或者通过传送声音的技术设备向公众公开播送的,应当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

  《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