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社会法 > 劳动合同 > 效力待定合同及无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处理效力待定合同的办法

效力待定合同及无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处理效力待定合同的办法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11-29

  按照《合同法》中的规定,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三大类,也就是:1、合同的主体不合格,其中分为无行为能力人的订立的合同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3、无权处分行为。

效力待定合同及无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处理效力待定合同的办法

  处理效力待定合同的办法

  处理效力待定合同的办法包括:

  1.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这种合同一旦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就具有法定效力。

  找法网提醒,在没有经过追认前,该合同虽然成立,但是并没有实际生效。所谓追认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确无误的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2.撤销。相对人除了有催告权外,还有撤销合同的权利。这里的撤销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之前,撤销自己对限制民事行为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无效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无效合同是相对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因此被确认无效。由此可以推断其主要特征有:

  1、违法性;

  2、无效合同的不得履行性;

  3、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4、无效合同自然无效,无须当事人主张而可由法院或仲裁机构主动审查。

  5、综上所述的内容,无效合同存在以下三个特征或要件:

  (1)不具备合同的有效要件且不能补救。

  (2)对当事人自始不应发生法律效力。

  (3)国家予以取缔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四十七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第四十八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