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经济法 >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

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称之为物业管理。

居民与物业之间纠纷可以起诉解决吗 居民与物业之间纠纷可以起诉吗
居民与物业之间纠纷可以起诉解决吗
物业跟业主之间的纠纷完全可以通过起诉处理,如果协商或调解都没有任何作用,物业或业主,应在法定诉讼时效内,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若物业公司要起诉业主,应当向业主所在地的民事法院递交诉讼状,在诉讼状当中表明物业纠纷的具体情况,写清楚被告的相关信息,表明物业公司的诉求,满足这些条件,法院才会立案。
23532人阅读2022-09-21
房地产聘请物业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房地产物业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房地产聘请物业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房地产聘请物业合同纠纷可以考虑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投诉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一般来说,房地产聘请物业因合同产生的纠纷,双方可以先协商,如协商不成的可以交由第三方来调解,如是在无法调解的,则可以申请仲裁以及投诉或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物业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按照不同程序处理。
13693人阅读2022-09-21
多少日前通知物业服务人解聘 业主解聘物业提前多少天通知
多少日前通知物业服务人解聘
解除物业服务合同应当提前60天通知物业服务人,履行解聘通知业务的是业主。当然,若是业主与物业服务人另有约定,且约定合法,那么提前解除的期限按照双方的约定确定即可。如果是物业服务期限届满里,物业服务人不续聘的,应当在合同期限届满前90日书面通知业主委员会,但是合同对通知期限另有约定的除外。
36911人阅读2022-09-21
业主专有权行使权力的规定是什么 业主权利有哪些
业主专有权行使权力的规定是什么
1、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2、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3、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77989人阅读2022-09-21
民法典解聘物业服务人需要提前多久通知 民法典解聘物业服务人需要提前多少天通知
民法典解聘物业服务人需要提前多久通知
民法典解聘物业服务人需要提前60天通知,不过如果与特殊情况的话,也可能会特殊处理。业主决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后,原物业服务企业不移交有关资料的,由县级以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关资料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65050人阅读2022-09-21
物业服务人的义务包含公开义务吗 物业服务人的义务有哪些
物业服务人的义务包含公开义务吗
物业服务人的义务包含公开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定期将服务的事项、负责人员、质量要求、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履行情况,以及维修资金使用情况、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等以合理方式向业主公开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
34622人阅读2022-09-21
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的法定程序是怎么样的 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的法定程序是怎么样的
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的法定程序是怎么样的
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的法定程序是先由十分之一以上或三分之一以上业主向业主委员会提出申请,再者就是召开业主大会,只要没有任何的异议就可以直接向物业公司提出来,从而解除双方的关系。大会必须经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方可做出解除物业服务合同、解聘物业管理企业的决定。
23089人阅读2022-09-21
小区业主享有哪些知情权 小区业主享有知情权有哪些
小区业主享有哪些知情权
业主的知情权,包含对内、对外两大方面,对内是作为共同管理人所应有的知情权,对外则是作为受益人,在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行政监管的全流程中,所应有的知情权。业主知情权,包括单一业主的知情权,以及业主组织,如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知情权。
71437人阅读2022-09-21
物业调解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 物业调解纠纷处理方式介绍
物业调解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
物业调解纠纷处理方式:物业和业主进行协商、仲裁机构仲裁解决、法院诉讼解决,这些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和物业直接协商,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处理速率,还可以让物业明确业主的需求。要是产生了物业方面的纠纷,此时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处理,至于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作出选择。
56783人阅读2022-09-21
打了保安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公安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
打了保安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打了保安后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一般是六十日内;而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一般也是六十日内;但情况复杂的,经该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最多不超过三十日,因此想要申请行政复议的,不要错过申请有效期。
79708人阅读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