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经济法 > 租房

租房

一个或多个承租人为了满足居住、用于商业用途或商住两用的意愿而租用一个单间或整套房间行为称为租房。通常有:政策性租赁房 、廉租房 、 经济适用房、两限两竞房、保障性住房、合租房等几种形式。

退租提前十天有约怎么处理 租户提前十天退租退租金吗
退租提前十天有约怎么处理
退租提前十天有约可以和对方协商,想提前退房,如果房东无过错,是可以不退还押金的。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除非房东有《民法典》规定的无效条款,才可以解除合同,提前退房,否则就需要承担押金赔偿的后果。
53283人阅读2022-09-22
土地租赁权和使用权的区别包括什么 土地租赁权和使用权的区别有什么
土地租赁权和使用权的区别包括什么
1、土地市场不同:国有土地租赁属于土地一级市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属于土地二级或者三级市场。2、主体不同:土地租赁的主体是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在土地使用者之间进行,其主体出让人是通过划拨、出让或转让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
56508人阅读2022-09-22
退租时租房子不到期押金退吗 租房没有到期可以退押金吗
退租时租房子不到期押金退吗
退租时租房子不到期押金不退。租房者合同期满要求退租时,房主可能会以房屋设施损坏或者其他借口作为条件来克扣租房者押金,造成租客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双方就应当注明租约期满后多少个工作日内,在房屋及其设施无毁损的情况下,房主应退还押金。
28333人阅读2022-09-22
买卖不破租赁什么意思 买卖不破租赁是什么意思
买卖不破租赁什么意思
买卖不破租赁的意思是租赁房屋发生转移时承租人不会因为该房屋的买卖而受影响,承租人享有继续居住的权利;动产租赁、不动产抵押设定、查封的不动产、破产财产属于例外情形;房屋的所有权转移,租金应当给付给新户主。民法理论认为,所有权属于物权,而承租权则是债权。
11283人阅读2022-09-22
房东签租房合同如果违约了怎么办 租房合同房东违约了如何处理
房东签租房合同如果违约了怎么办
刚签完租房合同房东就要毁约可以找房东要违约金,租赁合同中有约定违约金的就根据合同上约定金额找房东支付,如果合同中并没有约定违约金额,可以按照合同金额的百分之三十找房东进行赔付,再或者是让房东赔付自己的损失。如果违约了,就得根据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支付赔偿,或者是根据实际的损失进行赔偿。
59168人阅读2022-09-22
租房合同违约情况怎么追究违约责任 租房违约如何追究违约责任
租房合同违约情况怎么追究违约责任
1、继续履行: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2、采取补救措施:采取补救措施是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债权人在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同时,可根据合同履行情况要求债务人采取的补救履行措施。3、赔偿损失。
77830人阅读2022-09-22
私自转租合同是否有效 私自转租合同还有效吗
私自转租合同是否有效
私自转租合同有效,行为无效。法律禁止擅自转租行为,但并未明确出租人是可以解除租赁合同还是解除转租合同。从法律相对性角度分析,出租人可以解除的应该是租赁合同。即转租合同是有效的,但转租行为无效。亦作为承租人,转租房屋时应经得出租人同意,否则转租无效。
73464人阅读2022-09-22
发生了租房属于什么纠纷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属于什么纠纷
发生了租房属于什么纠纷
发生了租房属于民事纠纷。房屋租赁中最为常见的纠纷包括承租人不履行合同,长期拖欠租金,租约期满后不同意按原租赁合同续租,承租人违约导致纠纷,出租人以原租约期满为由随意抬高房租等。其中“承租人不履行合同,长期拖欠租金”这类纠纷占租赁纠纷70%,是目前房屋租赁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
72733人阅读2022-09-22
融资租赁合同属于借款合同吗 融资租赁是借款合同吗
融资租赁合同属于借款合同吗
融资租赁合同不属于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所以这两种合同具有一个公共的特性,即都是为了满足承租人或者借款人融资的需求。
36278人阅读2022-09-22
没有合同房东赶人是否违约 租房没签合同房东赶人是否违约
没有合同房东赶人是否违约
没有合同房东赶人是违约的。虽然双方之间没有签订租赁合同,但是双方的租赁关系是成立的,因此,当事人可以与房东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基层组织申请调解,毕竟双方属于较小的民事纠纷,一般通过以上来处理,比较合理,确实没办法解决的,收集有关证据,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7094人阅读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