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社会法 > 工资

工资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主动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2是什么 主动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2有哪些
主动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2是什么
主动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水平以及工作年限来进行确定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是无正当理由辞退,单位要支付相当于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24226人阅读2022-09-20
国庆加班工资发放是怎么样的 国庆加班工资是如何发放的
国庆加班工资发放是怎么样的
国庆加班工资发放是需要按照三倍的工资来支付的。一般情况下,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上班的,加班费应按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不得以调休的方式不给加班费。加班费,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70831人阅读2022-09-20
怀孕期间工作岗位变动降工资可以吗 怀孕期间工作岗位变动降工资可不可以
怀孕期间工作岗位变动降工资可以吗
用人单位可以调整怀孕女职工的工作岗位,但必须是基于保护女职工的原则,如果怀孕女职工不能胜任、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当在减轻劳动量、改善相应工作条件的基础上为其调整岗位,安排其他劳动。此外,单位不得以职员处于怀孕期间为由降低工资,否则降薪行为是违法的。
44360人阅读2022-09-20
春节过节费要交个税吗 春节过节费要不要交个税
春节过节费要交个税吗
过节费可以作为职工福利,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原则,对于发给个人的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4914人阅读2022-09-20
因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因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到底是什么
因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
19985人阅读2022-09-20
公司开除员工不赔偿怎么办 公司开除员工不进行赔偿怎么办
公司开除员工不赔偿怎么办
公司开除员工不赔偿,员工可先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公司还不愿支付赔偿,员工可搜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维权。若是胜诉了,公司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工作时间给予相应资金补偿,工作时间每满一年的需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开除员工的赔偿是有一定前提的,并不是所有被开除员工都能获得公司赔偿。
73372人阅读2022-09-20
发放过节费并入工资缴纳个税吗 发放过节费是否并入工资缴纳个税
发放过节费并入工资缴纳个税吗
过节费要交个人所得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根据税务部门的解释,过节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该按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即过节费税收按照个人所得税缴纳。
37856人阅读2022-09-20
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有什么后果 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要承担什么后果
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有什么后果
用人单位没与员工签订合同要承担的后果:1、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造成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2、未签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3、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4、一旦双方发生争议,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劳动部门举报。
26919人阅读2022-09-20
在一家公司工作15年被辞退补偿多少钱 在一家公司工作15年被辞退大概补偿多少钱
在一家公司工作15年被辞退补偿多少钱
工作满15年被辞退可以获得三十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且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4868人阅读2022-09-20
公司欠薪两个月不给怎么办 公司欠薪拖着两个月不给怎么办
公司欠薪两个月不给怎么办
公司欠薪两个月不给属于拖欠工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就上述事项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单位额外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除非有特殊理由。
19708人阅读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