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社会法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吗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吗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公司与劳动者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应载明劳动合同的期限自双方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开始。补签的劳动合同也具有一定的追溯力,确保在双方尚未签订劳动合同之前的那段时间内,彼此的劳动权利义务也能受到保护和规范。
31835人阅读2022-09-19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吗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吗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可以补签。公司与劳动者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应载明劳动合同的期限自双方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开始。补签的劳动合同也具有一定的追溯力,确保在双方尚未签订劳动合同之前的那段时间内,彼此的劳动权利义务也能受到保护和规范。
66449人阅读2022-09-19
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敲诈勒索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吗
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不可以是单位,只可以是个人。敲诈勒索罪没有单位犯罪,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
55980人阅读2022-09-19
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敲诈勒索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吗
单位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不可以是单位,只可以是个人。敲诈勒索罪没有单位犯罪,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
27121人阅读2022-09-19
被单位开除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开除能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被单位开除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被单位开除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对公民的利益产生侵害,公民有多种救济手段,申请复议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行政机关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会通知给申请人。等拿到复议决定书后,当事人如果对于处罚的结果不服的还能进一步的提起行政诉讼。
71920人阅读2022-09-19
被单位开除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开除能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被单位开除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被单位开除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对公民的利益产生侵害,公民有多种救济手段,申请复议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行政机关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会通知给申请人。等拿到复议决定书后,当事人如果对于处罚的结果不服的还能进一步的提起行政诉讼。
5561人阅读2022-09-19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由谁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承担者是谁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由谁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提供者可能会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之中,导致自己、或者是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损害发生之后,受害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自己可以向谁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若单位是赔偿义务人,但损害后果是劳务提供者、单位之外的第三人造成的,单位在担责之后,可以向过错第三人追偿。
20750人阅读2022-09-19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由谁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承担者是谁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由谁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提供者可能会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之中,导致自己、或者是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损害发生之后,受害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自己可以向谁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若单位是赔偿义务人,但损害后果是劳务提供者、单位之外的第三人造成的,单位在担责之后,可以向过错第三人追偿。
26329人阅读2022-09-19
对单位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标准是怎样的 对单位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标准内容有什么
对单位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标准是怎样的
一般程序适用于处罚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给予当场处罚的事实认定有分歧而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一般程序的具体内容有:1、调查取证;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11465人阅读2022-09-19
劳动合同法双倍赔偿的情形是什么 劳动法中双倍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双倍赔偿的情形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双倍赔偿的情形是用人单位没有按时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够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
66163人阅读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