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社会法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违反劳动合同需赔偿违约金吗 违反劳动合同要赔违约金吗
违反劳动合同需赔偿违约金吗
违反劳动合同需赔偿违约金。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协议一般是需要承担违约金的,但对于违约金的金额是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如果违反了竞业限制的条款,那么同样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违约金。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则可按《民法典》及《民法典》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
19154人阅读2022-09-16
判拘役实刑开除公职可以吗 拘役开除公职吗
判拘役实刑开除公职可以吗
判拘役实刑开除公职是可以的。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就,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被判刑后,就会被开除,而不一定是实刑,也包括缓刑。也就是说公职人员在涉及到刑事犯罪的情况下,显然是需要开除公职处理,具体结合实际的犯罪事实来认定。
79148人阅读2022-09-16
劳动仲裁与经济仲裁的不同有哪些 劳动仲裁与经济仲裁的不同之处
劳动仲裁与经济仲裁的不同有哪些
劳动仲裁与经济仲裁的不同之处:1、仲裁的对象不同:劳动仲裁的对象是劳动关系纠纷,经济仲裁的对象是经济合同纠纷。2、仲裁委员会不同:劳动仲裁委员会是劳动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经济仲裁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3、劳动仲裁处理的是劳动争议,适用的是《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36548人阅读2022-09-16
主动离职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主动离职能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主动离职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主动离职之后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根据相关规定,只要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而且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31559人阅读2022-09-16
异地劳动仲裁的路费谁出 异地劳动仲裁的路费到底谁出
异地劳动仲裁的路费谁出
异地劳动仲裁的路费由双方各自承担。虽说仲裁费用由国家财政予以保障,但是双方当事人的路费不属于劳动仲裁委的经费,因此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行承担。此外,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庭调解过程中当庭或庭外达成和解时,仲裁费用将由双方当事人按其达成的和解协议分担。
58400人阅读2022-09-16
一般在深圳劳动仲裁有用吗 在深圳申请劳动仲裁有用吗
一般在深圳劳动仲裁有用吗
在深圳劳动仲裁有用。劳动仲裁是比较直接的维权办法。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并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只有法定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不起诉的,仲裁裁决书才发生效力。
46602人阅读2022-09-16
老板被仲裁后有什么严重后果 老板被劳动者仲裁后有什么严重后果
老板被仲裁后有什么严重后果
老板被仲裁后的后果:1、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2、老板需履行裁决。3、贵公司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被劳动局监管的比较严格。4、内部员工知道此事后,会影响工作情绪。5、如果一方当事人拒不执行的情况,另一方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8020人阅读2022-09-16
几个月不发工资可以仲裁 多长时间不发工资可以劳动仲裁
几个月不发工资可以仲裁
一个月不发工资就可以仲裁。一般一个支付周期就是一个月。工资不按月发放,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对劳动仲裁结果拒不执行的,当事人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强制执行。
72729人阅读2022-09-16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包括哪些规定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包括的规定有多少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包括哪些规定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包括规定: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2、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3、申请仲裁的时效,因不可抗力,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一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38536人阅读2022-09-16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用人单位拖欠员工的工资员工怎么维权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维权方法:1、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直接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2、劳动者去法院申请支付令。3、劳动者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劳动者可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14520人阅读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