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劳动仲裁时,是否需要聘请律师
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劳动仲裁要请律师,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也可以自己申请法律援助。一般来说,对于争议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楚的是可以不需要律师。如果对于争议数额较大的、存在争议的,而且又需要调查的,最好是找一个律师帮助,此外,律师的专业、口才、经验对劳动仲裁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49174人阅读2022-09-13

有哪些能作为劳动仲裁证据
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时一般提交如下证据:1、书面劳动合同;2、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条、银行对帐单、工资领取签字表等);3、社保缴费证明;4、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5、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6、“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40821人阅读2022-09-13

劳动仲裁只看证据吗
劳动仲裁不是只看证据,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证据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等。如果提供不了证据,则不予受理。
71929人阅读2022-09-13

哪些劳动争议仲裁不受理
1、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2、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仲裁的当事人。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4、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5、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六、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
29040人阅读2022-09-13

劳动仲裁案件的程序都有哪些
1、劳动争议发生(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当事人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8403人阅读2022-09-13

在什么地方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去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而且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时,一定要明确自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只有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才能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9999人阅读2022-09-13

劳动仲裁开庭后一般多久出结果
按照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规定来看,劳动仲裁在开庭之后,一般是需要四十五天。当然,若是存在特殊情况或者情况比较复杂的话,在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主任批准之后,也是可以延长十五日再做出裁决。
39549人阅读2022-09-13

劳动仲裁后是否可以直接起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劳动仲裁后可以直接起诉到最高人民法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请仲裁时确实超过了仲裁时效,且原告未提交证据证实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48705人阅读2022-09-13

劳动仲裁多久会通知被告
在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后,如果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的,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0961人阅读2022-09-13

劳动仲裁公司上诉多久开庭
公司对劳动仲裁案件的一审不服,提起上诉的,开庭时间为立案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如果是对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开庭时间为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48750人阅读2022-09-13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